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对市场主体做好“浇水施肥”

来源:财经智库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16 11:1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更难,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,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,精准运用政策工具,推动缓解成本上升压力。”杨瑞龙说。 货币政策支持就业,如何做到精

“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更难,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,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,精准运用政策工具,推动缓解成本上升压力。”杨瑞龙说。

货币政策支持就业,如何做到精准有效?何德旭认为,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,有收有放、有的放矢,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市场主体,提供具体的政策支持。比如,针对结构性失业情况,货币政策要以重平衡、纠偏差、补短板为导向,发挥定向调控功能,解决资金错配和传导梗阻带来的企业投融资受阻、效益低下等问题。此外,还要加强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,形成政策合力,向市场传递有效的积极信号,进而提升政策效能。

在一系列不利因素冲击下,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。“市场主体是最亟待渡过难关的,也是最需要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的对象。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所在,是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主体为重心,着眼于从市场主体这个根上‘浇水施肥'。”高培勇说。

近期,中央围绕稳定稳住经济大盘做出一系列部署。“无论是稳增长,还是保就业,我们都有多种政策选择。总的来说,我国宏观政策工具箱的储备是相对充裕的,要确保把政策配置和政策操作发力点放在稳住市场主体上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、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。

“总的判断是,要围绕市场主体的关切而转,奔着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而去,紧盯市场主体精准实施各方面宏观政策,把市场主体作为各种政策措施的发力点。这不仅关系到稳住经济大盘措施实施的成效,而且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点、要害处,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住经济大盘的必由之路。”高培勇表示。 (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)

统计显示,截至4月底,我国实有市场主体1.58亿户,为稳住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的微观基础。“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之所在,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市场主体。稳住经济大盘的实质就是稳住市场主体,把市场主体经济的基本盘稳住了,也就能够稳增长、保就业,解决其他问题上就有了基础和相应手段。”高培勇说。

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,财政、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,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稳就业的关键作用,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,将促进就业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框架,推出有针对性的就业借贷工具,特别是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政策工具,来解决就业问题。

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市场主体面临一系列困难挑战,就业问题较为突出。近日,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、《财经智库》编辑部等承办的“稳增长·保就业”专家座谈会上,专家认为,要大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,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,以稳住市场主体来稳住经济大盘,促进稳增长、保就业。

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龙也认为,稳增长、稳就业,关键是要保市场主体,“如果市场主体,特别是企业信心不足的话,就会大大抵消宏观政策效应。当前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,特别是提振企业的信心,这首先要让企业对政府纾困政策的及时落地保持信心”。

“货币政策支持就业、促进就业的内在机制是通过对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的支持来实现的,特别是在疫情持续冲击的背景之下,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,保市场主体成为保就业的关键。”何德旭表示,近日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会议,提出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“两增”目标,这实际上就是在加大对市场主体纾困的力度,让市场主体成为稳增长、保就业的重要抓手。

文章来源:《财经智库》 网址: http://www.cjz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6/1354.html



上一篇:养老投资早规划 上投摩根携手蚂蚁理财智库发起
下一篇:概念追踪 | 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销售额将超150亿元

财经智库投稿 | 财经智库编辑部| 财经智库版面费 | 财经智库论文发表 | 财经智库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财经智库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